警惕!胶质瘤成青壮年“隐形杀手”,专家呼吁早诊早治

在生命最蓬勃的年纪,却被恶性肿瘤悄然侵袭!脑胶质瘤,这一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近年来频频“盯上”青壮年群体,成为威胁年轻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同济大学附属蓝十字脑科医院、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特需专家周范民教授呼吁,了解疾病特点、重视早期症状,早诊早治是应对脑胶质瘤的关键。
周范民教授介绍,胶质瘤的发病与基因和环境因素紧密相关。某些遗传疾病,如神经纤维瘤病和结核性硬化疾病等,会显著增加脑胶质瘤的发病风险?。从年龄分布来看,胶质瘤发病年龄大多在21-50岁之间,31-40岁更是发病高峰期,10岁左右的儿童也较为多见。不同类型的胶质瘤有着各自的好发年龄,星形细胞瘤偏爱壮年,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常见于中年,室管膜瘤在儿童及青年中多发,髓母细胞瘤则大多发生在儿童时期。
由于胶质瘤的早期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很容易被患者忽视。当出现视力模糊、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尽快完善头部检查,排查病因。对于有肿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基因检测是预测胶质瘤发生几率的有效手段。
在治疗方面,脑胶质瘤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切除的原则是在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缓解颅内压增高和占位效应、改善神经功能的同时,保护脑重要功能区。手术不仅能获取病理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还能消除占位、降低颅压、减轻神经系统症状?。但由于肿瘤浸润性生长,与脑组织边界不明显,除早期肿瘤小且位置合适者外,一般主张综合治疗,通过手术全切或近全切为放疗和化疗等联合治疗创造条件。
近日,在周范民教授的指导下,6B神经外二科副主任卢云鹤博士团队成功为一位脑胶质瘤“复发”患者实施手术,切除两个病灶,最终病理结果排除胶质瘤,让患者转危为安。
此外,医生提醒,恶性程度高的脑胶质瘤复发率高,手术全切肿瘤的患者需在术后1年内每2-3个月复查一次增强磁共振,术后2-3年内每半年复查一次,术后超过3年则每年复查一次;手术未全切肿瘤的患者复查间隔时间应不超过3个月。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胶质瘤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的关键,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务必及时就医。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
-
博格华纳Q1营收利润双双下滑,下调2025年营业利
盖世汽车讯5月7日,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格华纳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其净销售额同比下降2%至35.15亿美元;营业...[详情]
- 采埃孚推出新型商用车电动空压机
- 北京现代首款纯电平台SUVELEXIO在上海Studio88Sp
- 北京“真金白银”促会展业发展在京新办优质展会最高奖励百万
- 内部代号C390长安启源发布全新轿车预告图
- 从先行到引领,本土座舱芯片王牌的进阶之路
- “车圈劳模”魏建军,青年节直播请高管、媒体一起露营喝咖啡
- 极氪将私有化退市与吉利合并或酝酿大动作
- 神开股份002278.SZ:相关的深海经济战略发力点为面向深海的
- 特斯拉申请注册“Robotaxi”商标被驳回
- 兰博基尼Q1营收增长29.6%混动车型推动交付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