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经贸指数报告2025》全球首发推动中非经贸深度合作
13日,国内首个全面评估中非经贸合作发展态势,反映中非经贸合作进展和成效的综合评价体系—《中非经贸指数报告(2025)》(下称《中非经贸指数》),在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专题活动—中非经贸合作项目落地方案推介活动上发布,为深化中非合作、实现中非共同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参考和决策依据。
近年来,中非经贸合作持续深化,中国已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在此背景下,《中非经贸指数》应运而生。《中非经贸指数》构建了“四位一体”的立体化指数体系,包含综合发展指数、平衡发展指数、行业指数和区域指数四大模块,全面覆盖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等领域。
根据最新的、系统的公开数据,中非经贸综合发展指数从2005年的11.723提升到2021年69.118。其中,经贸质量指数从14.386提升到65.207,经贸活力指数从15.363提升到69.281,经贸规模指数从0.100提高到92.999,经贸潜力指数从11.134提高到59.287。
中非经贸平衡发展指数聚焦中非经贸合作的平衡性与协调性。《中非经贸指数》显示,指数从2009年的35.379提升到2021年54.978,表明合作协调性不断改善,发展不平衡的“损失”逐步减少。
行业指数剖析了重点领域的发展特征与竞争力。中非农产品贸易额2005年至2023年增长迅速,食品、饮料、酒、醋、烟草及烟草代用品出口占比最高、增长最快;植物产品进口所占比重最高、增长最快。制造业贸易规模持续上升,机械设备制造业、贱金属及其制品和纺织服装制造业出口贸易额排在前三位;原材料加工业、珠宝与贵金属加工业和贱金属及其制品进口贸易额排在前三位。数字服务贸易呈上升趋势,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主导进出口。
从区域指数来看,在增长幅度方面,南非增幅最大,东非次之,北非增幅最小;在波动性方面,东非波动性最大,南非次之,西部和中部的波动性较低。从整体上看,北非绝对水平较高,属于中非经贸发展的优势地区,南非增速较快,增长潜力大。西非和中非经贸发展相对比较均衡。
《中非经贸指数》的发布有助于提升中非经贸合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创造有利国际环境,并助力政府和企业对经贸合作现状的认识和理解,推动中非经贸的深度合作,提升决策效率。
--> |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
-
南下“淘金”!中国汽车涌入香港
陆地面积1114.57平方千米,相当于六分之一的上海; 截至2024年末总人口临时数据753.42万人,比福州市还少一...[详情]
- PennState开发出世界上首台非硅二维计算机能够进行简单操作
- 智界汽车暑期欢乐GO,芜湖购车享6000元专项补贴
- 黄金首饰走向日常穿搭:老庙亮相天猫超级首饰发布成交破千万,精致型
- 现代摩比斯推出新型安全技术防止追尾碰撞
- 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推出拟人化自动驾驶系统
- 吉利远程超级VAN投入香港“大黄蜂”的士车队
- 奇瑞新能源阵容亮相香港车博会,全球化战略再提速
- 外资总部扎堆,外资税收占比80%,松江有何秘诀?
- 博时基金刘钊:低利率时代,如何把握权益投资机会?
- 裕同科技为子公司提供1亿担保,总担保额达67.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