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之高|雪水酿琼浆:祁连山下一瓶冰酒的逆袭传奇
北纬39度线,被葡萄酒界视作酿酒葡萄的“黄金生命线”。当这条线穿过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与东经99度的经纬交织处,祁连山的雪水正沿着戈壁滩的沟壑缓缓流淌,为这片干旱的土地注入了生机。谁也不曾想到,这片曾被视作“苦寒之地”的土地,终会因一瓶冰酒,与世界葡萄酒的舞台相连。
高台的土地从不是温室。这里年复一年演绎着“干旱少雨”的剧本,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却有着超过3000小时的年日照时数。白昼里,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在葡萄藤上,让果实积累起饱满的糖分;夜幕降临,戈壁的温差陡然拉大,最低可达15摄氏度,迫使葡萄藤将养分牢牢锁在果实中。祁连山的雪水是自然的馈赠,顺着古老的灌溉渠蜿蜒而来,浸润着每一寸土壤,也为葡萄赋予了清冽的底色。
20世纪末,当第一批酿酒葡萄藤被栽进高台的沙质土壤时,没人敢笃定这里能产出世界级的佳酿。蛇龙珠、赤霞珠在阳光下蓬勃生长,可酿酒师们总觉得少了点“独一份”的惊喜。直到一次霜降过后,有人发现挂在枝头的贵人香葡萄虽已冻干,却透着异样的光泽——那是糖分浓缩到极致的信号。
祁连山的低温成了最好的酿酒师。每年11月下旬,当气温稳定降至零下8摄氏度以下,挂在枝头的贵人香、威代尔葡萄早已完成“自然浓缩”,水分凝结成冰,风味物质却愈发浓郁。采摘必须在凌晨进行,工人们踩着寒霜钻进葡萄园,将冻得坚硬的葡萄小心剪下,立刻送往酿酒车间。这些葡萄要在冰冻状态下压榨,才能分离出仅占果实重量五分之一的浓缩果汁,而这正是冰酒的灵魂。
最初的尝试充满波折。高台的气候独特,葡萄挂枝时间过长易受鸟害,低温来得过早又会影响风味。种植者们摸索出“有机栽培”的门道:不打农药,靠自然生态平衡病虫害;用雪水精准灌溉,既不过度滋养也不缺水干涸。六个“百分之百”的准则渐渐成形:100%雪水灌溉、100%不打农药、100%自产原料……这些刻在种植手册里的规矩,藏着高台人对土地的敬畏。
2003年成了转折点。在北京的课题成果鉴定会上,高台产的冰白葡萄酒让评委们眼前一亮:清澈的浅金黄色酒体,入口带着蜂蜜的甜润、柑橘的清新,余味里还藏着祁连山的凉意。鉴定结论掷地有声:“填补国内空白,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一刻,高台的冰酒终于撕开了市场的大门。
此后的岁月里,这瓶来自祁连山下的冰酒开始走上世界舞台。2008年第二届国际葡萄酒烈酒博览会上,它摘得冰酒类唯一金奖;2015年上海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它从27个国家的1200多款葡萄酒中脱颖而出,拿下“最好喝的中国葡萄酒唯一金奖”;2016年,它成为敦煌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指定用酒,让中外宾客记住了来自中国西北的味道。2009年,第一批冰酒装上集装箱运往日本、马来西亚,实现了甘肃葡萄酒出口零的突破。
如今的高台,12000亩葡萄园沿着祁连山麓铺展开来,6000平方米的地下酒窖里,法国橡木桶静静陈酿着新一季的冰酒。这瓶酒早已成了高台的名片:在甘肃的酒桌上,它是待客的珍品;在北京、上海的西餐厅里,它是搭配甜点的佳选;在海外的货架上,它是“中国冰酒”的代名词。
祁连山的雪水仍在流淌,高台的阳光依旧炽热。那瓶凝结了戈壁光热与雪山凉意的冰酒,还在续写着传奇——它用事实证明,这片曾被低估的土地,只要顺应自然、用心耕耘,就能酿出征服世界的味道。这便是祁连山下的答案:最好的冰酒,从来都生长在最懂土地的地方。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饭碗端得更牢乡村更加和美
9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详情]
- 三环集团300408.SZ新增一起对外投资,被投资公司为潮州三环
- 2025凯度BrandZ中国百强品牌总价值突破1.2万亿美元同比
- 奔腾小马推出“奶咖棕”全新车色
- 弘阳地产: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2026年3月23日
- 康辰药业79.6万股限制性股票将于9月22日解禁上市
- 西宁至曼谷国际直飞航班通航
- 慕尼黑盛宴之后,宝马的时代由此划分
- 向新向上向前深蓝汽车跑出中国新能源领航姿态
- 燃油车,翻身了?
- 特斯拉北京首座V4超级充电站上线,向新能源车辆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