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
当前位置: 汽车报价网 -> 焦点

腾讯谢建家:网联装置正在向城市化方向蔓延

时间:2023-04-07 21:50   栏目:焦点    来源:盖世汽车   阅读量:18809   

3月31日- 4月2日,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在分论坛第三届双智论坛上,围绕“车路城协同发展的中国方案”,来自政府有关部门和汽车、能源、交通、城市、通讯等领域的行业机构和领先企业代表分献良策,探讨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在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建设、前沿技术、多场景应用、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发展与方向。

在3月31日举办的双智论坛上,腾讯智慧交通副总裁谢建家发表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来参加今天这个论坛。今天和大家来报告一下,腾讯在网联城市化还有城市网联化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得益于国家相关部委和管理单位政策牵引,各行业同僚的共同努力,数字道路的应用场景快速释放,以数字道路基座的智能网联和双智在全国几十个城市快速展开。2022年整个交通行业受疫情的影响略有萎缩,但是我们的网联装置相关的还在平稳保持增长,这是非常难得的。

网联装置的发展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在封闭的测试区开展,再到开放的道路测试,再到现在“双智”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整个体系里面我们看到市场在一步步打开,场景从网联车前面大家见到很多,但是在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的领域里面,比如我们公交优先、信控自适应、智慧停车、MaaS等的场景应用,通过这里面的建设都在逐步开展,所以我提了一个观点,网联正在向城市化方向蔓延。

同时我们的网联装置领域探索沉淀下来的技术,在解决城市的交通和智慧城市产品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比如说高精地图、交通大数据、数字孪生以及V2X或者泛滥V2X的这些技术沉淀,融合感知构成的全息路口、全息路网的沉淀,在信控室进行进行优化,信控的统一接入、交通自建的检测、公交的安全提醒、交通制度、桥梁边坡的监测等,这些在城市交通里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们城市交通里面的项目,网联和装置的技术在这些项目里面去实践会发现它是非常有效的。所以我提了一个点,有一个观察,我们说城市网联化,传统的城市交通和智慧城市当中的很多问题,正在用网联的技术解决。

从数字道路底座来看,网联城市化和城市网联化是高度统一的。我们做网联的时候需要有一个数字道路的底座,在城市里面如果有一个数字道路的底座进行支撑,城市里面各种交通问题的解决就会如鱼得水。因为知道数字道路实现了哪些东西?第一实现了交通全要素的数字化表达,实现了静态和动态数据的融合呈现,还有实现了各种设施设备的共享,设施设备的统一接入。这里面还打通了BIM、CIM和高精地图的结合。在装置里面把这个结合完以后,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但是数字道路和CIM先结合,车道级的高精地图在这个层面结合起来,这个事情给服务应用提供了很多便利。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在数字道路这个方面的内容。它是以云图作为数字道路的地基和路面。在设施方面是通信、融合感知、算法引擎等构成了数字道路的基础设施,在数字道路的开放平台运维和运营管理的工具和平台,基于这么一个道路底座上面开展各个产品的场景应用,这是简单介绍数字道路的形成架构。

具体展开来说,云图筑底的地基和路面。我们要去做这里面的数字道路就要求数据要素要全,同时要求数据是同步更新的、鲜活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能够叠加在一起进行一体化呈现,在孪生的地图里面能实现三维、遥感、BIM、高精地图能够融合在一个体系里面去呈现表达,这里面涉及多种引擎的融合,多组不同的数据链在一个屏里面的呈现。因为我们知道BIM数据也很大,高精地图数据也很大,在不同的产品里面进行数据的信量化的呈现,这里面是很有技术挑战的。

我们的场景有大屏、中屏、小屏,在数字道路的图的底座里面就需要它能够实现“一图多端”同步显示。同时在这个数字道路的建设,其实刚才永伟秘书长讲的之前我们交流过,这一点还是非常认同的。这里就要求一定是分级的,而且是逐步建设的。这个数字道路的图是分步建设的过程,就表示这个图是要求不同阶段的项目能够承载,要求多种数据格式、多种数据引擎能够适应、叠加、适配,这个很需要行业里面把它打通。这也需要我们加速推动这里面的标准和规范的形成。其实刚才各个城市都在讲,每个项目都可以产生出很多标准来,但是我们更需要的是在一些技术层面更加统一、一致的标准。

另外,在多源利旧的融合感知方面。为什么我要讲多源?因为在智能网联、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我们的设施设备各个场景是不一样的,而且同样的一个视频的算法引擎,我们在做自动驾驶的算法要求和我们在做信控的算法要求,和我们在做交警超速罚分的算法要求,要求是多算法的。所以在数字道路的体系里面对于算法引擎应该要求一个融合开放,系统架构上面能支持它自适应、可插拔能够接入多种算法的逻辑。而且它本身也是一个分批建设的逻辑,所以在引擎算法上面也应该是开源融合的。

最后一个场景,我们的网联装置还有数字道路应该是以“愿”为前提思考怎么建。交通服务最终要服务于人,所以我们从以人为本的场景出发来思考场景建设,通过场景建设来思考需要建设什么样级别、什么内容的底下的数字道路。在我们交通强国的里面也把“人民满意”摆到很高的位置,让老百姓有获得感,所以我认为数字道路的建设要让各个市面上服务C端的设备连接起来,这里面不只包括和地图导航应用的连接,和出行服务的连接、和车的连接。刚才我们讲自动驾驶的领域里面,其实我们的车我看了一下,最多的示范区都不会超过一千辆车,实际上在服务的智慧城市的领域我们应该要和更泛载的设备进行连接,这个方面把服务直接和现代的手机终端连接和服务是当下应该去考虑的问题。在我们数字道路里面直接把连接作为系统建设工程的一部分来看待。

同时我们知道,在物理的道路里面,都会有专门的养护部门、运维部门和运营部门来负责。在数字道路里面是一样的,数字道路的开放平台把数字的基础设施的运维、运营和物联网进行工具平台化的思考,让这里面基于数字道路开发者的场景应用以及运营和服务连接起来。传统信控里面不是联网的,有些设备可能挂在那儿摄像头坏了并不知道,但是如果我们要提供服务化的东西,运维能力其实对我们的要求挑战是要明显提升的。同时,刚才王笑京也讲到,商业模式的运营是要去思考的,是可持续的观点。所以在开放平台里面对哪些场景在用、用的多少、怎么度量,因为都是数字化,这个平台就把它沉淀和建设起来。

所以,我们知道数字道路是可以根据功能需求和场景标准进行分级建设的,所以我们觉得建设开放融合的数字道路将会成为城市道路建设的一个标牌。因为加速和推动开放融合的数字道路建设,数字道路是数字城市的基石。所以最后落到标题上,加速数字道路建设,助力数字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这是发起一个倡议。

我的演讲就这些,谢谢。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编辑:安靖